河南特崗練習題之單選
來源:中公特崗教師考試網 發布時間:2023-02-02 09:07:17
教師招聘信息匯總 | ||
---|---|---|
教師招聘公告信息匯總 | 教綜明師全程班 | 學科明師全程班 |
D類明師全程班 | 教招幼兒全程班 | 內部資料免費領 |
一、單選題
1.《論語》中記載著許多孔子關于“仁”的解釋,其中“仁”的中心是( )。
A.愛人 B.人心 C.誠信 D.謙讓
1.【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孔子的有關教育思想,“仁”即仁愛?!叭省弊鳛榭鬃铀枷塍w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后世影響亦甚深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故答案選擇A。
2.通過教育可以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這表明教育具有( )。
A.經濟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科技功能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選項A,教育的經濟功能體現在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科學技術知識。
選項B,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現在:(1)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選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
選項C,教育的政治功能體現在:(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選項D,教育的科技功能體現在:(1)教育能夠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2)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3)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進科研技術成果的開發利用。
綜上所述,題干強調通過教育可以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屬于教育的政治功能,故選C。
3.( )是社會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質的集中體現。
A.義務教育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評價
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選項A,義務教育是依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選項B,教育制度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系及其管理規則。它包括相互聯系的兩個基本方面:一是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系;二是教育機構與組織體系賴以存在和運行的一整套規則,如各種各樣的教育法律、規則、條例等。
選項C,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國家對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要求,它規定著人才的質量和規格,對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導作用。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包括:(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是確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教育,其教育目的的制定都會受到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教育目的是社會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質的集中體現,它反映了社會政治和社會生產的需求,體現了教育的歷史性、階級性和生產力的性質。(二)人的身心發展特點與需求也是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根據。(三)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價值觀。
選項D為干擾項。
綜上所述,教育目的的確定體現一定社會經濟、政治的要求,是教育性質的集中體現,故選C。
4.有助于教育普及的學制是( )。
A.雙軌學制 B.單軌學制 C.分支型學制 D.多軌學制
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西方現代學制的特點。
選項A,雙軌學制把學校分為兩個互不相同的軌道:一軌自上而下,其結構是——大學(后來也包括其他高等學校)、中學(包括中學預備班);另一軌從下而上,其結構是——小學(后來是小學和中學)及其后的職業學校(先是與小學相連的初等職業教育,后發展為和初中連接的中等職業教育)。它們是兩個平行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這樣就剝奪了在國民教育學校上學的勞動人民子女升入中學和大學的權利。
選項B,單軌學制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形成的一種學制。單軌制的特點是所有的學生在同樣的學校系統中學習,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各級各類學校相互銜接。
選項C,分支型學制是20世紀上半葉前蘇聯建立的一種學制。這是一種在初等教育階段強調共同的基礎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階段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兩個分支的學制。
選項D為干擾項。
綜上所述,單軌學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全面的素質,故選B。
5.1922年頒布的壬戌學制借鑒的藍本是( )。
A.日本學制 B.美國學制 C.德國學制 D.蘇聯學制
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壬戌學制。
選項A,癸卯學制又名《奏定學堂章程》,主要學習了日本的學制,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選項B,壬戌學制以美國為藍本,規定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選項C為干擾選項。
選項D,分支型學制是20世紀上半葉前蘇聯建立的一種學制。這是一種在初等教育階段強調共同的基礎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階段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兩個分支的學制。從形態上看,我國現行學制是從單軌學制發展而來的分支型學制。
綜上所述,1922年頒布的壬戌學制借鑒的藍本是美國學制,故選B。
6.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 )。
A.促進者 B.研究者 C.建設者 D.開發者
6.【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新課改的教師觀。
選項A,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要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體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
選項B,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
選項C,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應該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要有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要提高參與課程建設的能力,還要鍛煉并形成開發新課程的能力和課程評價的能力。
選項D,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綜上所述,題干描述教師觀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故選A。
7.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
A.學生 B.教師 C.家長 D.校長
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良好師生關系的決定因素。由于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師,故選B。
8.課程計劃的中心是( )。
A.課時分配 B.設置教學科目 C.安排教學順序 D.做出學年編制
8.【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課程計劃的構成。
選項A,課時分配包括各學科的總時數,每一門學科各學年(或學期)的授課時數和周學時等。
選項B,開設哪些學科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各門學科既有自己的獨立系統,又有彼此必要的相互聯系。
選項C,學科順序是指根據學科規定的年限,各門學科的內容和教學法的要求,確定各門學科的教學順序。
選項D,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是指學年階段的劃分、各個學期的教學周數、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的時間、假期和節日的規定等,它是學校工作正常進行的保證。
綜上所述,課程計劃的中心是教學科目的設置,故選B。
9.( )是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是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
A.課程組織 B.課程編排 C.課程評價 D.課程實施
9.【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課程實施的含義。
選項A,課程組織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課程開發等方面,它是一項復雜而關鍵的工作,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和課程實施的效果。
選項B,課程編排,合理的課程編排是保證教學進程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關鍵,指明了教學活動出現的時間和教學內容。
選項C,課程評價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并據此做出改進課程的決策。
選項D,課程實施是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是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
根據題干表述,符合課程實施的定義,故選D。
10.概念教學是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說、邊思考,使抽象概念逐步成為學生內部言語的過程,為防止學生出現概括不全面的情況,教師應向學生呈現( )。
A.規則 B.變式 C.正例 D.反例
10.【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概念教學的方式。
A選項,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并通過的,由群體里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
B選項,變式是指概念的正例在無關特征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征,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征,從而構成表現形式不同的例證。
C選項,正例又稱肯定例證,是指包含著概念或規則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系的例證。正例能防止學生出現概括不足。
D選項,反例又稱否定例證,是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規則的主要屬性和關鍵特征的例證,反例能防止出現過度概括。
AB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合,故本題選擇C選項。
(責任編輯:李明)